昧不清。
荀爽自认明白了袁基的意思,回以暗示:“公业须知,再如何手足情深,实在也难免琐事纠缠……”
他以为袁基是不满两家联姻,指绍骂琨,正要和稀泥呢,便听袁基长长一叹。
荀爽:……难道我猜错了?
其实也没完全错,错了一半吧——袁基要的就是他和稀泥,算是给自己接下来的话搭台子。
今夜袁基与袁珩谈完话之后,他并没有思考很久,便下定了决心。
他要过继袁珩。
不是因为没有子嗣,也不是因为溺爱袁绍,而是袁绍对袁珩的婚事安排太危险,也太荒谬。
皇子辩与阿珩同龄,若论嫡论长,不出意外他确实当是下任天子,但说到底,不管他能不能行,袁绍起这样的心思就是万万不行。
袁氏四世三公本就富贵已极,你这会儿对天子说要嫁女给皇子,安的什么心?
自光武后大汉多出少帝,都寿数不长,全看能不能开出几个好太后、好皇后、好外戚;袁氏若只是寻常富贵人家也就罢了,但门阀地位摆在这儿,你说你不想当霍光,谁信?
到时候都不用等皇子辩即位了,当今天子反手就得扇你一耳光。
再说了,对于四世三公的袁氏门阀而言,当外戚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吗?
看看天子盛宠、或有望立后的何贵人——屠户出身也就罢了,还强横嚣张如斯,一看便不是长久之相,你要把袁氏拉进这滩泥里不成?
诚然,袁基觉得袁绍不至于蠢成这样,此事恐怕还有更深的内情;但他如今既然起了心思,就必须示以警告。
婚姻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;待到爹都换了,你袁绍再多小心思也无处去使了。
本初啊,你时时提起阿珩良材美质,说自己生了个好女儿,为兄着实羡慕。
既然你在信中也提及过继之事,为兄怎能不从呢?
我儿未央,值得一个更清醒的父亲。
袁基叹完,便很诚恳地对荀爽道:“慈明兄所言不虚,家务最是难断。实不相瞒,本初前几日传信,担忧我无妻无子、膝下空虚;又言阿珩聪颖孝顺,欲过继于我……”
荀爽:……啊?这、这是我可以听的吗?
荀爽如今年过五旬,深觉袁氏兄弟在虐待老人!
袁基对此视若无睹:“……说来惭愧,基起初颇有些恼怒,只觉本初意在羞辱。可今夜辗转不能眠,思来想去竟也有几分意动;且正如慈明兄所言,哪怕家务难断,也到底手足情深,本初一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